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展出的一款智能識別機器人,現場免費為觀眾繪制人臉圖像。
國際在線專稿:“今日俄羅斯”網站5月1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即將成為這一行業的全球領軍者。
文章稱,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聯合商業情報”(ABI Research)的*新報告,中國企業正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而這一領域此前一直被日本和歐洲競爭對手所主宰。聯合商業情報首席分析師連杰蘇(音譯)說:“中國四大工業機器人供應商統計的數據顯示,2016年該行業的盈利同比增長20%,預計接下來的幾年將保持同樣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日本和歐洲的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速度則在放緩。”
據報道,中國機器人供應量和銷售盈利的激增,得益于政府的重視和企業對研發的大量投入。早在2013年,中國工信部便出臺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期望在2020年之前實現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的機器人公司和互聯網巨頭也一直在大量投資機器人行業的核心技術。根據“聯合商業情報”發布的報告,2018年,中國的機器人出貨量預計為13.4萬臺,有望成為工業機器人領域*大的單一市場。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已經從較為成熟的汽車、電子產業延展至食品、醫療、化工等更廣泛的制造領域,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不斷增加。
該報告同時指出了中國工業機器人所面臨的挑戰。連杰蘇說:“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仍然在向國際公司采購關鍵的機器人部件。例如,*大的減速器供應商主要來自日本。而在抓手和機器視覺技術方面,德國公司一直處于領先行列。”連杰蘇也強調,根據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速度和現狀,實現機器人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完全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