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機器人產業再添國際巨頭。記者從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6月17日,發那科機器人重慶技術中心項目簽約活動在兩江新區金山大廈舉行,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將投資1億元人民幣在兩江新區水土園區投資上海發那科機器人重慶技術中心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億元,力爭*終建成發那科機器人的西南地區生產基地,為兩江新區打造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再添有力支撐。
據悉,項目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計劃在兩江新區水土園區建設發那科機器人重慶技術中心,主要從事機器人系統及智能機器系統的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預計達產后實現年產值2億元以上,年納稅額1000萬以上,并協助引進項目配套的系統集成商入駐兩江新區。
其實,早在發那科落戶之前,國際機器人巨頭已紛紛搶灘,重慶已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為集聚的地區。作為內陸首個*新區,重慶兩江新區近年來瞄準全球新一輪產業和科技革命浪潮,將機器人智能裝備等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從2012年開始,兩江新區就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全面制定了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方向、路徑、目標和產業、商業創新發展模式。
目前,華數、川崎、哈工大、博眾等近30家機器人企業匯聚兩江新區,還帶來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與此同時,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重慶)、重慶兩江機器人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重慶兩江機器人培訓與應用中心(學院)、重慶兩江機器人創新創業中心等功能載體也在兩江新區水土園區抓緊建設,形成機器人全產業生態鏈。
此前,發那科在國內的北京和上海已建有基地,該項目是其首次在西部布局。其中,北京發那科是由北京機床研究所與日本發那科公司于1992年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機床數控裝置的生產、銷售與維修;上海發那科是由日本發那科與上海電氣集團于1997年合資組建,專業從事機器人系統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
如今,兩江新區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已形成框架。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戰略謀劃和統籌布局下,兩江機器人產業園將以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為指引,結合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兩江新區“311”產業體系的發展要求,以建設國內高端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為目標,以“兩驅動六結合”為路徑,以搭建“1區5平臺”為支撐,生態化、集群化、鏈條化打造,推動機器人及以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制造產業形成集群。
自1974年,發那科首臺機器人問世以來,便一直致力于機器人技術上的領先與創新。從機器人的機構部、軟件、智能化功能全部由發那科自行設計和開發,在汽車、電動機械、食品、藥品等各種行業領域都能提供*優的技術與服務。同時發那科建立了對30年以上的舊電機、印刷電路板、單元裝置等進行修理的體制,為使用發那科產品的客戶提供終身維修服務。在發那科的修理工廠內,有超過460臺修理用的測試設備,能進行13000種以上的部件修理。部件倉庫具備17000種、超過200萬個修理用部件,包括已經停止生產的舊部件。目前已修理部件已經累計超過了150萬件。
發那科還是典型的工業4.0企業,也是世界*一家大規模采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的智能制造企業,機器人使用量(3000臺)超過員工使用量(1800人)。
上海發那科是1997年由發那科公司與上海電氣集團聯合投資,以強大的工程集成及技術服務能力,為廣大的工業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成熟可靠的工藝方案與完善的技術服務。公司擁有近20,000平方米系統工廠,用于系統集成的功能確認、安裝調試和出廠檢查。